顿口田的评论:“台钓”顾名思义是指台湾钓法。是由我国台湾省的垂钓高手经过长期实践,不断探索而总结归纳出的一种装备齐全、动作规范、上鱼率高、集娱乐性和竞技性于一体的、既舒适又科学的钓鱼方法。在台湾称之为“悬锤底钓”,主要适于池钓,由于不断发展,矶钓钓、船钓、溪钓也都有人使用。 《台钓秘诀》中对“台钓”的特色归纳为: 1、竿细短、线细、钩小无倒刺,浮漂细长均匀灵敏度高,稳定性好。
2、垂钓者坐在美观的晴雨伞下和轻巧的
折伞式靠背椅上,有舒适感。
3、钓竿搁放在竿架上,手不离竿,眼不离漂。
4、鱼饵上乘,诱鱼力强,能迅速聚鱼并使萁争先吞钩。
5、一切要求规范化,操作轻松、动作标准、姿势正确,讲究速度,起鱼率高。
灵敏、快速、诱鱼、收获高,是它的最大优点。
所谓灵敏,指它的漂坠钩的组合非常灵敏,浮漂极易迅速准确的反应出鱼吃食的情况;所谓快速,是上鱼、摘钩、入护时间都迅速,节约时间,有利竞赛;所谓诱鱼,是指钩入水后轻飘下降极易引起鱼的发现,从而诱集鱼群,鱼钩轻挨地面,鱼的游动使钩随之活动,使鱼认为系活食,极爱吞食。由于上述原因,上鱼率高,自然收获高。
什么是传统钓?
传统钓并非是一种专门钓法,所以也没有专门的传统钓组。它只能定为人们长期以来普遍使用的钓鱼方法的总和。之所以提出这个名词是为区别新出现的一种以高密度鱼群为垂钓对象,以复合精练食为钓饵,以高精密度钓组高速上鱼,以竞技为主要目的的竞技钓法。竞技钓法来源于传统钓法,竞技钓法又改进和推动了传统钓法。目前,大部分持传统钓法的钓鱼人(特别是手竿钓)都将竞技钓法原则融入垂钓实践。
传统钓法仍然有存在的理由。它的广适性和多变性对自然水域垂钓来说是竞技钓不能取代的。它给垂钓者带来感受的多样性也有许多是不可取代的。它对垂钓者在选择钓点、钓位、钓层、钓具、钓法诸方面的挑战性更甚于竞技钓。
所谓矶钓,是指在突出水面的岩石或礁石滩上垂钓.
在那些人迹罕至或很少有人为干扰的矶,礁,岛,屿周围,水下往往是峰峦叠嶂,悬崖峭壁,深不可测,地形十分复杂.矶岩周围,礁石丛中,海峡海岬,往往都伴生着极丰富的水生动植物,成为海洋中各种洄游性鱼类索饵,产卵的必经之路,一年四季,鱼源极为丰富,所以成为矶钓冒险家的垂钓乐园.
寻找矶钓钓场,不一定非要乘船渡海,去找那荒矶荒礁.而沿着海岸线的或者大型岛屿周围的礁岩,矶石之边,防波堤,凡于潮涨潮落水位能达二三米,三五米或十余米以上水深的地方,都是很好的矶钓钓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