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所属钓区:其他(856) 睡眠是动物消除疲劳、保持精力充沛的生理现象。每当暮色苍茫,鸟兽先后归巢之穴酣睡,而生活在碧波之下的鱼睡不睡觉,怎样睡觉,这是令人感兴趣的问题。 睡眠时,陆生脊椎动物都闭着眼睛睡。而鱼类绝大多数则眼睛裸露,因而有人认为鱼总是不睡觉。其实不然,鱼也天天睡,只是它们都睁眼睡眠。 鱼睡眠时,虽水层不同,姿势各异,但都停止游动,呈现异彩纷呈状态。人们在水族馆发现:鲻鱼的头朝不同方向,进入梦乡;河豚鱼静卧水底,纹丝不动;隆头鱼横卧水底,身躯侧面朝上;比目鱼平时静伏水底,睡眠时则漂浮到水面,别有情趣;幼鲻昼间成群结队地在水面洄游,夜晚各自潜入海底睡觉,一旦被惊扰,立即浮到水面,重新组合鱼群。 鱼睡眠也有些“怪癖”。鱼类一般每当天黑便睡觉,但有些鱼类则黑白颠倒。海鳗,白天藏在海底洞穴里睡大觉,夜晚才四处游弋,捕食小鱼小虾,称之“夜游神”。有些鱼类睡眠还“摆谱”。在热带海洋的珊瑚礁上,有种奇特的鹦嘴鱼,每当黄昏时,它皮肤分泌出大 量粘液,包裹自身,宛若穿个睡袋,睡袋前后端各有开口,不但可通海水,而且供呼吸,这样它方舒心地睡觉。待到黎明,它醒来脱去睡袋,伸伸胳膊腿,弯弯懒腰,然后去觅食。人类入眠时,呼吸缓慢而均匀,节奏感较强;鱼类睡觉,只是颇有节奏地缓慢地扇动着鳃盖,偶尔也划动一下胸鳍或尾鳍,保持身体平衡。鱼类睡眠恰似人类打个 盹儿,但它很警觉,可称之“半醒半睡”。 鱼类睡眠时间有短有长:大多数睡眠时间比较短暂,但也有少数一觉睡了几个月的。有些鱼类每逢冬季就冬眠。例如丁(鱼岁)鱼。它把头埋在泥中,从泥里把它掘出放在岸上,若不用棒子敲一下,它还不会醒来呢!非洲有一种肺鱼,当地人习惯地称之“泥鱼”。每逢河流干涸期,它就钻入泥中,皮肤分泌出粘液,和泥混在一起,形成一个坚硬的泥壳,鱼在壳里睡眠,一直到下次降雨时才复苏。泥壳内有小孔与外界相通,供肺鱼呼吸空气。这种肺鱼常常连泥壳被人掘出来,运到欧洲去;经过几个月,但把泥壳投入水中,待泥溶化后,鱼就能活泼地游泳了。 本文地址:http://bbs.oldfisher.com/show_i85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