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所属钓区:青岛(1507)
文/裘千尺
地点:山西神山水库.
人物:大老王,老刘,小老王,本女.
上个世纪NN年,我刚学会钓鱼不久,钓鱼的积极性非常高,有幸的是认识了几位纯朴憨厚的钓友大哥,常相约出钓,使得自己的钓鱼梦得以具体实现.和钓鱼前辈们一起钓鱼,这当然和自己嘴甜人勤快有着直接的关系,他们也乐意带着我这个跟屁虫,要不然一个女子独自晃荡在荒郊野外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闲话打住,进入正题.
夏末的一天,早晨六时左右,我们一行四人推着自行车很快没入高粱地中,一会儿小路,一会儿大路,路旁高高直直的白杨树眼前闪过,骑车很惬意的感觉.不知过了多久,突见一大遍水域,呵呵,水库到了.由于先前探听的消息是该水库出鱼正盛,所以大伙儿都有些按捺不住的兴奋情绪.各人迅速整理工具,长
短炮很快就支在水面上.可是,几个时辰过去了,传说中的大鲫大鲤没有见到一个,不知上哪儿了.还好,大老王他们甩的地钩子上了几条嘎鱼,我只有手竿,啥鱼获也没有.
时值正午,阳光高照,大老王突然胃痛发作,不能吃自带的干冷食物,我自告奋勇地提出到附近村子找村民煮热面条.为防野狗,捡了根大树叉虚张声势.顺利进村,对村民说明自己的来由,村民都很善良热心,一村妇很快就做面条去了,让我很是感动.等待溜达中,发现路旁有一大片晒着的酒糟,感觉用它和豆饼一起打窝也许行,于是和晒酒糟主人商量,由于这一带很时兴以物换物的方式,最后用一付领章和帽徽换了一大袋酒糟.
满载而归,看着大老王吃着热热的面条,也暖暖的,心里像天空一样明朗.可钓鱼不能只心情好,我的浮漂像被水焊住一般,我决定挪动地方,换到对岸去,除了自行车留在大老王他们这里,其余东西全搬走.到了对岸宽敞的大水面,仍旧是豆饼打窝,自制玉米饵.希望振作起来,不料天公不作美,这个天就像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这个雨是说来就来,赶紧拿出雨衣穿上,跑到树下躲避.
雨终于停了,这场雨差不多下了半小时,天空又变得和下雨前一样湛蓝.
整理我的钓位,发现那包干的酒糟全部被淋湿了,湿了也好,索性将酒糟全部打进窝子.我的左边七,八米外来了个村妇在水里刷鞋,右边十几米有几个小孩子在嬉水玩乐.我的漂仍然没有啥动静,好长时间了,心想饵没有了,换个吧,于是提竿,好重哦,有鱼?真的是有鱼!溜......溜,感觉鱼还不小呢,抄子呢,慌忙中胡乱将鱼抄上来,天啦,是只3斤左右的白鲢,咋会上鲢鱼呢?不过上鱼了,很是兴奋.继续,好一阵子也未见漂动,觉得又应该换饵,提竿,这回同样是很重,又有鱼了.抄上来一看,还是白鲢,和前面那个大小差不多,奇怪的是基本没有漂动.继续钓,下竿数一百下,就提竿,一提,总有鱼,哈哈,本女中鲢鱼运了.
对岸小老王他们见我这热闹,拿着竿跑过来,挤在我的窝子边,也上白鲢,真爽啊,过了一个时辰上鱼停止,清理鱼获,清一色白鲢,大小差不多在3斤左右,总共13个,我钓的好像是9条,小老王他们是4条,前面光自己时还抄跑1条.旁边村妇一个劲地夸我,说这女娃会钓鱼!于是我老裘年轻时就有钓鲢高手的美称了,哈哈哈~
事后总结:通过这次钓鱼,知道了鲢鱼是集体出动的.但不知道我那钓组是如何钓得鲢鱼的,我的钓组是传统改良钓,铅坠到底,主线子线一般粗,双钩,钩的大小相当于现在的伊势尼7号.

备注:当时没有照片.今年没有钓到过鲢鱼,拿着钓友钓得过下手瘾.
图片提供/DAVID LIU
本文地址:http://bbs.oldfisher.com/show_i83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