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所属钓区:江西(1310) 老伴最希望我冬天能钓上大鱼,因为她喜欢将鱼仔细地腌制一番,然后不厌其烦地白天拎出去晒晚上又收回来,几经 折腾弄成了咸鱼干,于是或蒸或煮或煎,她可以慢慢地品尝,据她说这是天底下最美味的一道菜了。 然而孩子们大惑不解,他们说,咸鱼不仅味道比不上活鱼,而且营养也差多了,所以费那么些功夫实在不值。这话无疑是对的,但老伴不以为然,依旧我行我素。眼看这小矛盾有扩大的苗头,我只好给孩子们讲述了一段往事,一个现今的少男少女们未曾经历的故事。 1968年底,我和现在的老伴结婚了(当然,那时的她正年轻,而为了叙述的方便,在本文中我称当年的她为“年轻的老伴”),接着要去岳父岳母家“上门”,顺便就在那里过年。岳家在浙西的山区,林木疏落,荒野寂寥,整座村子一派清冷萧索,与城里大字报掀起的狂热和喧闹恰成鲜明的对比。我却为这短暂的逃避而暗自庆幸,仿佛游子返乡,也不管岳父岳母是否听懂了,竟自吟道“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现在看来实在也是少不更事之态。 转眼到了岁末,那时的除夕晚宴其实是数量远胜于质量,不过大盘小盏之中倒还有一条鱼。昏暗的油灯下我500度的近视虽然分不清是鲫鱼鲤鱼还是草鱼,但我知道农家讲究“年年有余”,因而年夜饭桌上的鱼是不能随便吃的。待到初一中餐那条鱼仍原样置于桌子中央,我觉得那鱼的模样有些怪异,忍不住问了一句这是什么鱼呀?竟没人回答,年轻的老伴当即扯了扯我的衣服,这暗示再明显不过了,顿时令我十分窘迫,却又稀里糊涂不知道错在了哪里。直到晚上躲进了小屋,年轻的老伴才道出了原委。 原来那竟是一条木头雕成的鱼! 年轻的老伴介绍说,这里山高水寒,小溪里是没有鱼的。以往过大年都要早早地下山买回一条咸鱼干,借以完成“吉庆有鱼”的任务,然后便被孩子们一抢而光,连鱼头鱼尾也决不剩下。近几年城里凭票购物了,乡下人没票,更没钱,也就不再有过年的咸鱼干了,没办法,家家只好用木头雕刻出一条鱼形,描了墨,搁在盘子里,撒上些姜丝葱花遮遮丑,权当是意思意思了...... 我听着。无语。一夜未眠。脑子里乱糟糟地理不出头绪,只知道躲进山里的那一点点宁静和悠闲已被抹除得干干净净。 多少年过去了,老伴的乡亲们早就不必为一条咸鱼干犯愁了,那木头雕成的鱼大概已被塞进灶膛化作了火化作了烟化作了灰吧,但记忆却难免留下些这样那样的印痕,老伴的爱吃咸鱼当属其中之一,她为此付出的操劳或许正源于她潜意识里的怀旧吧,所以我总是努力着在冬季里钓回几条大鱼,好让老伴了却她深藏不露的心愿。 这不,老伴又从厨房端出了烧咸鱼,孩子们都伸出筷子每人夹起一块咸鱼吃了起来,儿子便首先嚷道,妈,这咸鱼还真的蛮有味道呢。 10.18打字上传,10.19接受金山渔子钓友的意见 在题目中加一“木”字 。 本文地址:http://bbs.oldfisher.com/show_i80360.html 本文章由zzlyt于2007-10-19 9:50:42最后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