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所属钓区:内蒙古(1303) 
沈庭芳相信大多钓友都知道这个名字,其人位列制标三大家。与许木村、尤克修齐名。先生所作的浮标一直与达摩、王冠稳坐名标之位,为众多钓手梦寐以求的标中珍品。 
沈庭芳先生是当年享誉钓坛的台湾省“中华钓饵”以及最早制作和使用巴尔杉木鱼漂的先驱。先生年轻的时候,也是一位骁勇善战的钓坛猛将,多次获得台湾地区的垂钓佳绩。并且,还曾获得过著名的“G”杯对抗赛的优胜奖。G”杯对抗赛是由台湾省的民间垂钓团体“流友会”与日本非常著名的钓具企业“伽玛卡兹”公司共同策划的,由日本国和我国台湾省选派优秀垂钓手进行主客场式的互访对抗赛。因为“伽玛卡兹”英文缩写的第一个字母是“G”。因此,此项赛事便被简称为“G”杯了。该项赛事以日本钓手兵败台湾而收场。先生回忆说:“他们并非输在饵料、技术上,而是输给了台湾炎热的季节和他们对鱼漂的使用上。因为台湾的7、8月间是一年中最为酷热的季节,早、中、晚的温差也非常大。日本钓手当年普遍使用的是由鸟类羽翎制成的鱼漂,这类鱼漂在气温较低、温差变化不大的地区使用一般是看不出有何不妥的。而来到台湾后,这样的鱼漂就给他们带来了致命的打击:较大的温差和炽热的气温(水温),造成羽翎类鱼漂的“热涨效应”异常凸显(鱼漂内动物性油脂受高温的作用产生膨胀现象),使鱼漂出现较大的调目变化,从而严重地影响了日本钓手的正常发挥。出现这样的结果是他们怎么都没有想到的。而此时,我们的选手大部分都使用了巴尔杉木制成的鱼漂。这类鱼漂性能极其稳定,很少出现令钓手困惑的异常表现”。“G”杯对抗赛垂钓对象鱼是日本钓手常钓的高背鲫(阪鲫),“悬坠钓法”也是日本钓手较为擅长的一种垂钓方法,这场胜利之与先生推广巴尔杉木鱼漂密不可分。遥想我中华钓手当年以标制胜,不仅快哉! 现在的沈廷芳先生已五六十岁了,在精力上已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使他没有办法再把他的浮漂做到顶峰状态.现在主要给一些人做加工,如"飞雪","如月","鲫刀"等.04年江西水之峰实业公司举办“水之峰”全国钓鱼大赛江浙预选赛时先生到场,就是在这场比赛的前晚,一堂全新的钓鱼课让钓手们大开眼界,受益匪浅。他向钓手解析了一直为人们争论不休的调漂法。他认为,调好一支漂,其实很简单,只需挂一饵连续抛投五次,确认其准确性,且一颗饵料载重要在3目以上,挂单饵露1目或平水即可。调漂没有定式,更不存在名人效应的调几钓几,因为各种饵料比重不一,浮漂材质、水环境不一样。而现在有的双钩饵调漂法,6目调3目法,9目调5—6目法等都存在一定的误区。( 这样的调漂法可是简单多了,不知是否实用,钓手们不妨一试)。 先生老亦,如倭寇携竿来犯,看我今日老网兄弟,必杀的它丢丸九、弃征兴、鱼护空啊空!毛主席教导我们: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本文地址:http://bbs.oldfisher.com/show_i6451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