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所属钓区:江西(1304) 身处江南水乡就是好处多多,这不,正是春耕农忙之际。各处小河、小沟里都是水满待溢。自由自在的鱼儿在水中相互追逐、嬉戏!经不住眼前景致的诱惑,我披上我的“鱼袍”,跨上“宝马”,手提长 、短炮一路绝尘来至离家10多里的灌溉渠旁。此时渠旁已是有人捷足先登了,一打听鱼获不是很好。 看看天色,“日出则苍苍凉凉”渠里的水虽是流动的,却好似缺乏生机。甭急!咱钓鱼人有自己的招“一停、二看、三开钓”按步骤来,先停下来观察观察再说。由于是灌溉渠,水的流速很快,而且渠道弯弯曲曲又流经许多的村庄和河流,故水中食物丰富,鱼儿不贪吃、挑食。通过仔细筛选,本着“选准好钓位不误钓鱼功”的基本原则。在水渠西边的一个死水与活水的交汇叉口处,扎下营安下寨。叉道口,顾名思义,水流交汇之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前则水流湍急,漩涡遍布;退则风平浪静,安静祥和。此处又是鱼儿回游觅食必经之处,生门与死门之衔接口。真是“一杆挡关,万鱼入护”呀!在这个绝佳之处,怎会没有好收成?我心中这个美就别提了。想归想、做归做,上鱼才是硬道理,理论知识只有建立在上鱼多的现实上才有效、才有说服力。 废话少说,干吧!决定钓动水边的静水区,这样才有利于打窝诱鱼、留鱼。 几杆大食猛抽过后,钓点已是鱼星点点,只见漂头红缨一颤,接着一钝,我抖腕扬手提杆,杆头随即一弯,一股力道隐隐通过杆梢传至手中,由于我是以肘为轴,瞬间摆动前臂,抖腕,动作虽快,但杆扬起幅度不大,点到为止,这是我历年来钓鱼看漂下钝时一条件反射的秤鱼动作。通过此动作,鱼儿在瞬间就被刺中,还没来得及外逃,发愣时,我已通过杆传来的力道而感觉出水底鱼儿的大小,从而做出相应的对策。此理我是在老网上看到那句“高手垂钓,钩不出水”中悟出来的。言归正传,刚才这条鱼不大,就50克左右吧,为了节省时间,那就飞吧!一抬大臂,银光一闪,一条活蹦乱跳的小鲫鱼飞了上来,摘鱼入护,上食抛杆。紧接下来, 银光不断,连续提了约有十几尾过后,水面鱼星渐淡,漂头红缨带着倦意停在水中,不动了!看来还得续窝了,于是,投下一把颗粒饲料,挂上两条鲜活的红蚯蚓,继续战斗。大概过了半小时,漂头红缨突然伸了个懒腰,竟然浮出水面,倒了!一扬杆,一条150克左右的大鲫鱼飞上岸来,摘鱼入护后,我提了提精神来迎接下一个上鱼高潮。这批入窝的鱼儿不大,都是旁皮(一种象鳊鱼个体很小的小杂鱼)这些家伙实在是太贪吃,竟然钓了十几杆連杆。就这样一直拉到日头西沉,收杆时清理了一下鱼护,鲫鱼十五尾,小旁皮多达五十尾,其它小杂鱼十尾,重量不多,数量惊人,钓量的瘾是过了,遇大家伙的刺激却丝毫没有找到。但咱钓鱼人知足,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我说钓者之意不在鱼,在渔也!渔者乐哉! 另附上打油顺口溜杂诗一首: 春上鱼戏 春耕农忙之际, 小河流水待溢; 水中鱼儿嬉戏, 手提长 击毙! 哈哈哈......... 
本文地址:http://bbs.oldfisher.com/show_i5359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