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所属钓区:广东(1134) 论“强力被动攻鱼和弱力主动攻鱼” 攻鱼就是主动的,为什么还有主动和被动之说呢,听我慢慢道来。 原有一种被动遛鱼之说:借助坠、浮标,或利用竿与橡皮的的弹性自动遛鱼,就是上钩之鱼自己把自己遛翻。我所说的主动攻鱼和被动攻鱼不包括上面所说的自动遛鱼,而是指垂钓者遛鱼过程中的主动和被动发力方式。 我和我的朋友在钓鱼过程中多次发现,已经上钩、并且已经明显无力的大鱼在往回拉的过程中,不声不响的就脱钩了。在分析原因的过程中,发现多数脱钩情况是发生在嘴唇比较薄弱的鱼类,如鲢鱼和鳙鱼;也有部分发生在嘴唇厚实的鱼类,如草鱼、鲤鱼。鲢鱼和鳙鱼脱钩比较好理解,因为鱼嘴薄弱,往回拉鱼的过程中把鱼嘴拉裂了。鲤鱼和草鱼脱钩只能是解释为这部分鱼钩得不牢不深。同时,另一个现象引起了我们注意,就是脱钩都是发生在往回拉的过程中,上钩的鱼在往远处冲击时只会拉断钩和线,而不会脱钩。 此后,在上鱼的过程中就非常注意避免出现上述情况。 鱼往远处冲击时,鱼与鱼线夹角度是90~180度之间,卸力器可以调紧一些,亦可以临时用手固定卸力器,加大拉力,防止走线太快太多。这个过程中,垂钓者不主动发力,拉力的大小与鱼的大小和鱼种有关,即所谓的强力被动攻鱼。 而一旦鱼线不往前出线了,同时也不回线,表明鱼已经停止冲击;或鱼开始转弯了,此时,鱼与鱼线的夹角大约是90度。这时,垂钓者应保持鱼线的张力,尽量迫使鱼自己往回游,而不是主动强力往回拉;如果需要主动发力拉鱼,也应摆动钓竿位置,尽量维持鱼与鱼线的夹角大于90度。 当鱼往回游时,鱼线会回线,此时鱼与鱼线的夹角是0~90度之间;这时,是钓鱼者最要小心的时候。应主动快速调松卸力器,保持较小张力快速收线。牵引鱼的过程不能用强力或实力,而应用弱力或虚力,这就是所谓的弱力主动攻鱼。这样就减少了用力不当拉裂鱼嘴导致脱钩的机会,也可以防止大鱼突然翻身,拉力突然加大而导致的断钩断线。 一直到鱼近岸了,你能看到鱼钩的牢固情况。如钩得很牢,你就可以加大主动攻鱼的力度,力争尽快收获;如钩得不牢,你只能还按上面的步骤慢慢来。 采用此种方式后,再遇到大鱼,基本上没有脱钩的情况发生。且时常发现,钓上的大鱼仅仅就钩了一层薄薄的皮,如果不是看到大鱼确实已进了鱼护,自己都不敢相信这鱼还能钓得上来。 总之:即使钩扎得不深,在鱼和鱼线夹角大鱼90度时,钩尖指向鱼嘴,钩门卡住鱼唇;不论怎样使力,不会脱钩。有时钩尖没有指向鱼嘴,而是浅浅挂住鱼唇,钩尖也指向鱼唇外,在鱼和鱼线夹角大于90度时,钩尖也非常容易扎入鱼嘴上方骨缝中,很难脱钩。 此鱼是此种方法所钓。 
本文地址:http://bbs.oldfisher.com/show_i12140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