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所属钓区:湖北(947) 每蓬桃李争妍之时,在我们湖北秭归县,昭君的家乡有一种很奇特的鱼,每到三月桃花盛开就出现,桃花凋谢后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这就是人们称之为“桃花鱼”。 桃花鱼”形体娇小,五彩缤纷,红的、蓝的、紫的,还有白的和灰的,五颜六色融合在一起,瑰丽夺目。它们无头无尾,身体柔嫩,漂游水面,如同一簇簇随波荡漾的桃花办,也极似一块块浮在水面的花手帕,还像一把把凌空飞舞的降落伞。它们缓缓地一张一缩,不紧不慢,悠悠然漂上荡下,与岸上桃花相辉映,与水底鹅卵石相衬托,简直叫人分不出哪是水中鱼,哪是岸上花,令人眼花缭乱! "桃花鱼"的典故里,记载着有关王昭君的美丽传说。西汉时期,王昭君的故乡隶属秭归。那时,北疆匈奴呼韩邪单于请求跟汉室和亲,以结百年之好。王昭君深明大义,自愿出塞,远嫁匈奴。出塞前,她回秭归看望父母。她省亲之后,告别亲人,乘小船从香溪河返回京都。当时,香溪两岸桃花盛开,风和日丽,她望着故乡明媚的春光,惜别之情骤然而生,于是抱起琵琶,深情地弹了一曲《桃花送》。随着轻柔婉转、幽幽动人的弦音,两岸桃花纷纷飘落溪中,随船而行。王昭君触景生情,点点泪珠顺腮而下,滚落到溪流之中;顿时,桃花化作五彩斑斓的鱼儿。秭归人说,这是桃花鱼在迎送昭君。 “桃花鱼”究竟从何处而来?它怎样生长繁衍?它究竟是花还是鱼?其实,桃花鱼既不是花,也不是鱼,而是一种构造极其简单、历史极为古老的生物,学名叫“桃花水母”。据文献记载,水母的历史长达27亿年之久。它们虽然很小,但很珍贵。其价值在于它古老而稀有。 今天,湖北的秭归县,昭君的故居,早巳成为全国著名的旅游之乡,非常欢迎全国的钓友能有机会到此-游,到那时,一定用我们楚乡传统宴席上的一道名菜____汤氽桃花鱼欢迎您们。 附桃花鱼图片 

以桃花鱼为主料汤汆桃花鱼名菜 
本文地址:http://bbs.oldfisher.com/show_i114309.html
|